疾病检查

MDS的骨髓象分析

MDS骨髓象:一、骨髓增生程度意义按增生程度分5级:          Ⅰ级:增生极度活跃,主要见于急性和慢性白血病,偶见某些增生性贫血。   Ⅱ级:增生明显活跃,常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,如缺铁性贫血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、溶血性贫

传统和现代的结合,中医和西医的碰撞,成就现代血液病治疗新理念!!!!!!! 袁军清
mds骨髓象:
一、骨髓增生程度意义 按增生程度分5级:       
    Ⅰ级:增生极度活跃,主要见于急性和慢性白血病,偶见某些增生性贫血。
    Ⅱ级:增生明显活跃,常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,如缺铁性贫血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、溶血性贫血等,或某些白血病。
    Ⅲ级:增生活跃,见于正常人骨髓象,某些代偿增生较差的贫血,也见于因骨髓取材时受部分血液稀释。Ⅳ级:增生减低,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骨髓被部分血液稀释。
    Ⅴ级:增生极度减低,见于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。    
    二、粒细胞与幼红细胞比例(粒/红比例)意义 比例增加见于:      ⑴粒系细胞增多,如急性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、感染尤其是化脓性感染、类白血病反应等。     ⑵红系细胞生成抑制,如纯红再障。   
      比例正常见于:     ⑴正常人骨髓;     ⑵两系细胞同时或成比例增多或减少,如再生障碍性贫血、骨髓纤维化、内髓瘤、骨髓转移癌等。     比例减低见于:     ⑴粒系细胞减少,如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、化疗、放射病等;     ⑵红系细胞增多,如溶血性贫血、缺铁性贫血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、脾功能亢进等。    
    三、粒系细胞改变 粒系细胞增多意义    
    1.以原粒细胞增多为主,见于:     ⑴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,常伴有早幼粒细胞增多,⑵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,常伴有粒系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发育不平衡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。   
     2.以早幼粒细胞增多为主,见于:     ⑴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;⑵粒细胞缺乏的恢复期。    
    3.以中性中幼粒细胞增多为主,见于: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,可伴核、质发育不平衡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;⑵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,病因解除后恢复正常。  
      4.以中性晚幼粒、杆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,见于:     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,常伴嗜酸、嗜碱粒细胞增多;     ⑵类白血病反应;     ⑶代谢障碍,如尿毒症、糖尿病酮症;     ⑷中毒,包括药物、毒物及异种蛋白注射;     ⑸其他,如严重创伤、急性失血、大手术后等。    
     5.嗜酸性粒细胞增多,见于:     ⑴某些血液病,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、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、淋巴瘤等;     ⑵寄生虫感染;     ⑶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及皮肤病;     ⑷家族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。   
     6.嗜碱性粒细胞增多,见于:     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;     ⑵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;     ⑶放射反应。     粒系细胞减少 见于 :     1.粒细胞减少,粒细胞缺乏症。     2.再生障碍性贫血。     3.急性造血停滞。     粒系细胞形态异常1.胞核异常:     ⑴分叶过多见于严重感染、肿瘤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;     ⑵Pelger-Huet畸形,见于先天性或继发于造血异常综合征(mds)、白血病等。    2.胞质异常:     ⑴中毒颗粒、空泡、吞噬异常;     ⑵胞质中出现Chediak-Higashi颗粒或D?hle包涵体。前者见于Chediak-Higashi综合征,偶见于淋巴瘤及白血病;后者见于急性感染、严重代谢障碍、中毒等。
上一篇文章: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常规检查
下一篇文章:临床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方法有哪些
关键字: MDS MDS的骨髓象

团队介绍

袁六妮中医师院长
2021-05-15
河北无极血康中医医院院长,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协会理事,
袁军清副主任医师-副院长
2021-05-15
现任河北无极血康中医医院副院长。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